近日,驻纳米比亚使馆举办“我的梦想”非洲青少年主题绘画作品比赛颁奖仪式,邀请纳获奖及作品入围选手和家属集体观看在北京举办的“我的梦想上太空--中国航天员与非洲青少年连线”暨绘画作品大赛主会场颁奖仪式。纳国家电视台和《每日新闻网》记者到场采访报道。
直播结束后,沈健公参为获奖及作品入围选手颁发奖杯和证书,并表示,代表赵卫平大使热烈欢迎大家来使馆出席颁奖仪式,祝贺纳选手取得优异成绩。此次大赛由中非合作论坛后续委秘书处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举办,得到了纳青少年的踊跃参与,共选送41幅优秀画作参评,其中5幅作品入围,1幅作品获二等奖。希望纳获奖及作品入围选手继续追梦、不负韶华,描绘中纳友谊的多彩画卷。中国驻纳使馆愿将继续积极促进中纳人文交流合作。
纳选手纷纷表示,感谢中方举办这次比赛,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与中国航天员的连线互动解答了他们心中有关太空生活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探索太空的兴趣。
【每日新闻网: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问天”奖选手莱米:我想借此画展现中纳两国深厚友谊,画上的中文是“朋友”的意思,两只紧握的手代表了中国和纳米比亚,蓝色背景象征着天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将这幅画作命名为《我的梦想》,因为绘画就是我的梦想。我想感谢中方举办这个活动并给予我这份荣誉,让我的梦想得以实现。
【每日新闻网:此次获奖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莱米:这是一份巨大的肯定,也印证了艺术的价值。作为纳米比亚大学的毕业生,在此我想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和纳米比亚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是他们鼓励我参加这次比赛。虽然很多人认为“艺术无用”,但我仍然热爱艺术,并希望通过艺术创作传承与弘扬纳米比亚传统文化。
莱米的获奖作品《我的梦想》
【NBC:作为纳最年轻的入围选手之一,你有何感想?】
入围选手米西:我很激动,为自己感到骄傲。感谢中国政府和驻纳米比亚大使馆创造这个平台,让我们施展才华,感谢我所就读的温得和克市毛泽东主席中学的老师给予我的悉心指导。艺术是我对外表达的方式,也能够带给我快乐,虽然我的家庭无法在经济上给予我支持,但我将以此次入围为动力,继续追求我的梦想,也希望中方能够继续举办类似活动,让更多纳米比亚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并传承中纳友谊。
米西的入围作品《触摸繁星》
【其余三幅入围作品】
阿蕾达的入围作品《中国菜》
格拉斯的入围作品《航天手册》
夸德鲁的入围作品《从勇者之地到太空》